close
今天晚餐在台灣出發前就規劃好,要去吃網路上網友分享,生意很好(隔天才7點到就客滿沒位置囉!) 的義式餐廳,就在我們我們住的YH-Traveller's Hostel --Dlouha館(離胡斯廣場約300公尺, 意即走到舊城廣場很近,約十分鐘左右
)的前一條街-Masna街上而已。所以走路去很近,不過進去已經快客滿囉!看看時間才6點多一點而已耶!外國人不是都7點以後才用餐嗎?反正肚子餓囉!就點餐先吧!幸好有英文Menu,既是義式餐廳,我當然點義大利麵↓囉!我因為怕口渴,又加點了啤酒pivo;秀櫻點牛排↓,然後大家合點一份sidedish--炸馬鈴薯起司球↓。
結果大家吃的吃不多時要準備結帳時,發現我們的sidedish沒送來,問了服務生,她說:跟牛排一起送來。什麼?不像台灣是另外裝一盤的哦!結果大家以為是秀櫻牛排配菜的炸馬鈴薯起司球↑,是要給大家吃的哦!原來國外牛排就是簡單一塊肉,沒啥配菜,要再另外加點,所以我們加點的那份sidedish炸馬鈴薯起司球就這樣放到秀櫻的牛排中。原來如此!
真是到國外長了見識囉!以後配菜不要隨便合點以免又出錯,後來隔天秀櫻再去別家點牛排時,她就知道要再加點sidedish囉!
酒足"飯"飽以後, 開始往查理大橋前進↓
查理大街上充滿遊客及琥珀↓,我們也不敢亂買,等明天再去書上作者介紹的那家店


第一個指標↑--Karluv Most 是指"查理大橋",依照路標往前進吧!

琳瑯滿目的小木偶↓,可惜都粉高貴(因為是手工的),但是身為背包客-凡走過, 不帶走一片雲彩,所以都只留在我的相機中,我還蠻喜歡那個穿白色衣服的廚師↓木偶





義大利小教堂↓有演奏教堂音樂,可惜到的太晚囉!我們逛到那兒已經演奏完畢,我只能衝進去瞄瞄教堂內部而已,唉!聽不到演奏啦!

因為來的第一天晚上舊城區已經逛過了,所以今天迅速的往查理大橋邁進,大約經過20分鐘(從吃飽以後起算,不算拍照時間,單算腳程),就看到查理大橋的舊城區橋塔↓,晚上有亮燈,閃閃發光,但是天氣粉冷,因為已經入秋囉!所以大家都穿厚外套,冷得很,因此只有拍了幾張就匆匆閃人囉!

因為我懶的帶腳架,所以大都靠在橋上夜拍城堡區的聖維塔大教堂↓,角度看起來都差不多,大家將就點囉!反正也只有這裡最美。



城堡區的夜景,白天走了一遭,才知幅員廣大!

伏爾泰瓦河上的遊船↑,高貴哦!



查理大帝雕像白天的樣子 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show.php?i=avon2019&b=15&f=1980173646&p=46


傳說中貨色齊全的波丹尼旗艦店↓,在提恩教堂後面,可惜太早到囉!(



波丹妮↑旁邊有名的日月椅↓,裡面的店家是在賣女裝的,但是大家來波丹妮必會與椅子合影,真是椅子比店紅哦!





石聖母之屋↓-艷麗的新文藝復興建築。石羔羊之家↓-經典的波西米亞文藝復興式民房


依序為: 葛斯金斯基宮↓ 石鐘之家↓ 提恩教堂↓近拍 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show.php?i=avon2019&b=15&f=1980173627&p=27

華麗洛可可風的葛斯金斯基宮↑近拍→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show.php?i=avon2019&b=15&f=1980183253&p=22
政府的商務部↓,屋頂左邊是消防員救災↓,中間是純金鋼盔↓,右邊是受難者的呼救掙扎景象↓。

此建築↓是新藝術建築的代表作之一,19世紀時曾是防災保險公司。

胡斯雕像-維修中↓







↑ 這條街進去KFC的斜對面有一間優惠換匯的兌換所


因為我是用已經開通國外使用的台灣提款卡在ATM領錢,超方便的






為什麼叫"分鐘之屋"?原來從該建築走到市政廳只要一分鐘,所以當地居民就稱之為一分鐘之屋了!哈,真是有趣的由來

一分鐘之屋的牆壁上的刮畫製作於1615年左右,而牆上的畫敘述聖經及各種古典神話故事或傳說,雖然只有單色但明暗深淺將人物表現得栩栩如生。牆角上有伸展前爪的獅像,稱為白獅像,是1712年住進這棟建築的藥劑師請人加上的,白獅藥局營業了130年才結束,然後卡夫卡一家人住進來。(←資料來源:MOOK雜誌)

一分鐘之屋是典型的文藝復興建築,因為刮畫乃文藝復興的特色之一。其刮畫的製作,將牆先上底色,然後再將染上顏色的石灰厚厚地塗勻在牆上,接著再利用工具將刮出圖案來。這就是刮畫的作法了!。(←資料來源:歐電站的pandachan大大)
捷克南部的CK, Mikulov也有不少此風格的建築唷!下回去參觀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吧。


↑ 還沒開門做生意的琥珀專賣店

白天又在經過這個教堂↓




全站熱搜